分支
⑴长沙:
有的说是陈朝陈宣帝陈顼之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叔明因陈朝灭亡,迁居江州。他的九世孙陈旺又迁到义门地。陈旺的七世孙为陈崇、陈端。唐僖宗时期,陈端与蒋良杰起兵招讨平寇有功,加封威烈将军,敕镇潭州(今湖南长沙)。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陈端年老辞官,卜居于长沙务阳乡(即清泰都)的大墉塘。江州义门分支时,陈端的后裔也迁到长沙大塘、金铿梅薮、敛田沧浪、税河力头、花灰浮潭、桑田庙、田师村;继而分迁到大埠田、檀山、青山、萤火桥、菖蒲塘、官桥西北市、本府烟雾巷、碧湘街;再迁水渡河,黄泥冲、洲湖、韶塘;又迁往赤条河、平塘、清塘湾等地。到了陈端的八世孙陈团这一代,生有十一个儿子,分房时,大致徒居长沙、平江、浏阳、湘阴等县,而长沙仍居首位。也有人根据其他长沙的陈氏支谱说,长沙的陈氏并非都来自陈端一脉,有来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的,有来自仁和县(今浙江杭州)的,有来自会稽(今浙江绍兴)的等,但这都源于陈氏的支派,万支归宗,仍然要追溯到陈氏家族史的源头上去。
⑵邵阳:
其始迁祖于唐庄宗同光二年平蛮,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至新化鹅塘村,再迁至邵阳县横阳山。子孙后代分布于邵阳县临津门、隆回、湘乡、武冈、溆浦等地,元至正时,其后裔陈叔甫又迁邵阳老鸭田。已传五十五代,人口达七十多万人。
⑶岳阳:
陈岳,宋天圣时,由德安迁岳州剪刀池(今湖南岳阳),传三十三代,十万余人。其派行如下: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续派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⑷桑植:
北宋时,始祖是陈之佑,从江西吉水县迁至桑植县陈家坪,子孙分布于慈利、大庸、龙山、永顺和贵州,共二十七代,五万余人。
⑸安仁:
宋景德年间,师祖是陈延宾,由福建迁安仁县青路、军山、凤城、熊峰一带,已传三十七代,达七万余人。于宋德佑二年,陈绍隆由茶陵县墨庄迁安仁县新梅,其后裔分布于右溪、松山、太平、莲湖、龙乐、熊峰一带,共有三万余人。
⑹宁乡:
陈昌建于后唐庄宗时,由江西吉安迁宁乡黄泥田,子孙分布于石泉西沙河与中池河,以及油坊沟、叶家坪、团山铺、葛藤坝等地。
⑺石门:
明朝始祖陈祥,于征蛮受封为忠隘世袭百户。
⑻台湾省:
至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始设台湾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省移民了。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省后,曾招募闽南沿海移民去台湾省垦殖;明末郑芝龙设寨于台湾省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兴化沿海居民渡海去台湾省垦荒;明崇祯皇帝元年(公元1628年)统治台湾省的郑芝龙归顺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几万灾民,每人“给银三两,每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运去台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省,所带士兵连同眷属共三万多人都留在台湾省开荒种植,这些士兵多是闽南、闽中人。与此同时,他还到漳、泉、兴化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省垦荒。这个时期漳州、泉州、兴化等地赴台者达十五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归顺清朝后,漳、泉、兴化沿海赴台又有几十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中叶,清朝政府放宽海禁,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省。闽粤地狭人众,谋生不易,只好向台湾省发展;或因兵燹或民变而移居台湾省;光绪末年德化陈拱反抗盐税失败遭牵连者。
陈氏族人在横渡台湾省海峡时,或死于海上,或死于瘟疫,或死于械斗者甚多。由于清朝政府禁止移民携眷赴台,陈氏移民只能把妻小留在家乡,待赚到钱后,衣锦还乡,与妻小共享晚年。未婚者赚到钱后,即返乡结婚,再把妻留在家乡,又只身赴台。这些移民们往往事与愿违,事业有成、衣锦荣归者寥寥无几。一些移民在艰难窘迫的独身生活中,逐渐淡忘了故乡,而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生子。台北市宁夏路有一座“德星堂”,是全台陈氏宗祠,大殿内有一副对联:“箕裘全子,袍笏文孙,颍川郡凤毛世胄;南国旌旄,东宫衣钵,李唐时虎拜龙庭。”说明了台湾省陈氏与大陆陈氏一脉相承的关系。其中的“箕裘”比喻继续祖先事业;“袍笏文孙”,指陈宴裔孙、尚书令陈宠、陈国公陈弼等,他们都是官至极品,袍笏上朝;“南国”,指陈霸先在江南建立的陈朝;“东宫衣钵”,指陈后主陈叔宝的后裔;“虎拜龙庭”,指陈元光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