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许昌姓氏文化探源:颍川陈氏发迹于陈寔 资讯 来源:陈氏家族 23年5月30日 编辑 高安大城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市区西湖公园徳星亭旁的群雕表现了陈寔父子登门拜访荀淑父子的情景。 颍川,即颍川郡。秦统一六国后,全国设立三十六郡。而在历史上,颍川郡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 据河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瑞松主编的《中华望族 颍川陈氏》一书记载,陈姓7000万人,居中华百家大姓第五位,其中5000多万为颍川衍派,史称中华望族,子孙遍天下。 “陈氏盛于颍川,而颍川陈氏的发迹,始自陈寔。”近日,许昌颍川陈氏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陈明初说。 姓氏溯源 源于宛丘,盛于颍川 陈,在《说文解字》的本义为:“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陈姓人口众多,分支庞杂,却都一致认可陈姓发源于宛丘,认为陈胡公是其得姓始祖。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南开闽漳,遍及全球。“陈氏之所以盛于颍川,与陈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寔是东汉人,生于今长葛市古桥镇的陈故村。天下陈氏尊陈寔为中华望族颍川陈氏始祖。”陈明初说。 在长葛市古桥镇苑店村东,有一处静谧的墓园,柏树郁郁葱葱,大冢之前的石碑上写着“颍川始祖汉太丘长陈寔公之墓”。这就是汉代大贤陈寔的长眠之地。 颍川之名,源于颍水,颍河流域(含支流)泛称颍川。 许昌姓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秘书长胡长波说,颍川陈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陈国。在陈厉公时期,陈国发生了一场内乱。一位叫陈完的公子为了避难,跑到齐国去改姓为田。经过了数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生了一件改变春秋战国历史走向的事情——田氏代齐,国相田和经过一番斗争,取代姜氏掌握了齐国的政权。 后来,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天下之后,田氏的子孙为了避难,纷纷改姓。他们的祖先陈完从陈国而来,于是便有一支田氏子孙将自己的姓氏改了回去,成为陈氏子孙,并迁居到陈国的故地颍川,成为颍川陈氏的开端。 此时的颍川陈氏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家族,到了汉魏时期,陈寔及其子孙声名鹊起,颍川陈氏开始光耀起来。 历史典故 一代“德星”,感化“梁上君子” 据陈明初介绍,陈寔,字仲弓,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生于颍川郡许县陈故村(今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汉代属许),是颍川陈氏的第九世孙。在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乱世之中,他主张仕而爱人,讲究诚信,德高望重,名倾天下,被推崇为“颍川四长”之首。 陈寔自幼学习刻苦,任劳任怨,孝敬父母,友爱乡邻。他曾担任过太丘长,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百姓安居乐业。他在辞官回乡之后,与人友善,德高望重,被世人尊为“德星”。公元187年,84岁的陈寔在家中去世,葬于距陈故村不远的苑店村。与陈寔有关的感人故事有50多个,“梁上君子”“难兄难弟”等典故早已被纳入《汉语成语词典》。 “陈寔胸怀宽广,主张以德服人,广为流传的成语‘梁上君子’说的就是他的故事。”陈明初说。 “梁上君子”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陈寔传》。一天夜里,陈寔就寝时,发现房梁上露出衣襟,立刻明白家里进了盗贼。他不动声色穿戴整齐,然后叫来子孙,在正堂严肃地训导他们说:“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小偷听了才知自己早已暴露,羞愧难当,跳下来跪地请罪。陈寔温和地对他说,看你的模样不像恶人,大概是生活所迫才如此吧。陈寔命家人拿出两匹绢赠给小偷,“自是一县无复盗窃”。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1000多年过去了,关于陈寔的故事依然广为流传。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激励着颍川陈氏的后人。 名人辈出 自古颍川多奇士,陈寔后裔遍天下 在市区西湖公园,有一座亭子叫“德星亭”。德星亭旁矗立着一组人物雕塑,表现的是陈寔父子登门拜访荀淑父子的情景。 关于德星亭名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东汉灵帝时,太史上奏:“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内有贤人焉。”汉灵帝派人查访,是退隐的陈寔常率子孙和号称“八龙”之一的荀淑等人宴游于许昌西湖。汉灵帝遂在许昌西湖敕建“德星亭”。陈寔的6个儿子都很贤德,也很有名望,尤其是长子陈纪、四子陈谌(因难分别二人之高下,故称难兄难弟),与陈寔合称“三君”。陈寔的孙子陈群、曾孙陈泰,在汉魏时期也有很高的名望。 在三国时期,曹操麾下有大量颍川郡出身的名士、官员。曹操更是曾言:“汝、颍固多奇士。”意思就是说颍川地区,名士尤其多。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颍川陈氏正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汉末魏晋和南北朝,十余世显贵,历经300多年而不衰。汉末魏晋颍川陈氏家族成员史实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及《世说新语》等书,其中陈寔、陈纪、陈群、陈泰并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 南北朝时,陈寔的十七代孙陈霸先557年代梁建立陈朝,都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族人遍布长江、粤江间。 大建元年(公元569年)陈宣帝追封陈寔为“颍川郡公”,所以,后世皆尊太丘长陈寔为颍川始祖。 长葛市市志记载,陈寔去世后,相邻府丞郡县的官吏士民都来吊唁,朝中也是“群公百僚莫不咨嗟,岩薮知名失声挥涕”,众人为其刊石立碑谥“文范先生(文为德表,范为士则)”,蔡邕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后在许昌建“太丘祠”专祀。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虽然遗迹湮没,陈寔的美誉却流传至今。 陈明初说,西晋末年,中华大地历经“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士大夫和百姓纷纷南渡长江,以避战乱。南朝时,陈姓已成为闽中四大姓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这些陈氏中,绝大多数是“颍川衍派”陈寔的子孙。随着时光的流逝,“颍川衍派”遍布海内外。 颍川陈氏历史悠久,声名显赫,人文鼎盛,影响巨大,后世子孙遍天下,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氏宗亲组织曾多次组团回长葛寻根谒祖。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