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文史研究之杂记

永清寺

  义门永清寺在1968年拆毁,改为粮食仓库,其砖瓦尚存。永清寺前身是陈家的先祖道院和先祖巫室,起先是两个单独的小建筑物,建在义门小火巷,即靠近今白羊村陈家,后因毁于一次火灾,改建于旺公山斜对面山冲里,两建筑合一,名“永清寺”。取名于永远清净无染之意,以祈求清平之世,“上以祝圣寿,下以保家门”。据清乾隆《德安县志·胜迹》载:“永清寺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元毁,明重建。”从这句史料来看,使我们联想到义门建庄应该是在开元年间,即众谱所说的“开元十九年(731)陈旺建庄”。这是史实,绝不是如某些资料所谓“伯宣之孙陈旺在唐文宗太和元年(832)迁居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之祖”。请想一想,果真是太和元年建庄,那么从太和元年到大宗八年仅22年,在此期间别说蓝公未出世,就是感公也很小,一家老少六七人,既无造寺庙的必要,也无财力。因此,义门建庄是在开元十九年(731),它无论是从时间进程、人口发展数量,还是经济基础,都具备了建家庙的条件。因从开元十九年建庄到大中八年建永清寺,其间经历了123年的发展,人口发展到“青生六子,六生十九,十九亦生三十二”的人丁兴旺时期,在青公长子陈伉任家长时,人口差不多有近百的规模,为敬宗睦族、祈求太平,始有建家庙的需求性和可能性,同时亦有财力了。所以,邑志及众谱记载义门在开元年间建庄,应该是准确的。只有极少数资料说义门是在太和元年建庄,这是离谱之谈!
  “元毁,明重建”则表明在明朝中后期,义门故居还居住较多的火巷庄后裔,并且陆续回迁德安的陈姓人也日渐增多,否则就不会有重建永清寺了。今义门故居白羊陈家十几户人家就是火巷庄继通公后裔,他们是一直住在这里,未曾移动过。今九江马回岭禄原坂有千余火巷庄人,他们是继珪公后裔,是在宋末元初兵乱时移去的,其余均外迁(详见《义门陈文史考·避兵记》)。现远在贵州的继通、继珪公的后裔约有八九万,1993年这两支系曾派代表回义门故居白羊陈家联宗联谊,并同时收集资料回去修谱。

若  山  庄

老人病故,花钱九千九百贯九十九文买义门陈家若山垄(土名郭家畬)的一块地葬之。从这简短的碑文里,我们似乎得到这样的信息:
  一、义门的庄田分布较广,即宗谱中记载的这个庄那个庄的,应属实。当然也不否认有错记或漏记的可能。如“若山庄”就是一列。
  二、“义门陈家”或“义门陈”,早已成为人们口头上习惯的称谓,而从不称呼“义门陈氏”。因此,我们现在称这一文化叫“义门陈文化”而不叫“义门陈氏文化”。前者表示他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事件,是历史的产物,是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后者则表示是一个姓氏文化,带有宗族色彩。

一  字  园

  一字园,即东佳书院内寄咏宿右边的小花园,因当年园内横放一排盆景,

后没于泥沙,形成一道自然风景线,故苏东坡游东佳时称之为“一字园”。后毁。明代,有僧人就一字园废墟中的砖瓦石料筑小寺一座,亦名“一字园”(详见《义门陈文史考》)。现寺庙尚存,见上图:
  上两帧图片是东佳书院一字园的照片。彩色的为近日正面拍照,黑白的为明清图片的影印件,是侧面图。对比图片中的实物,我们可以见到时空岁月流逝的痕迹:房子方位略有挪动,其背山面南的方向是一致,但房子大小明显;樟树是原来的樟树,其生长的趋势相同,只是原来的很稚嫩,如今的樟树却郁郁葱葱,差不多要覆盖整个庙宇。从这两帧照片上,我们似乎见到了大自然的永恒与伟大;感叹人生,竟是如此的渺小及短暂!

义门人实属同源异流

  义门人为多元一体,其主要人口是陈旺、陈伯宣两大支。自唐开元十九年(731)旺公建庄到宋嘉祐七年(1062)奉旨分庄,历时332年,其间人口进进出出较为频繁。一是做官外迁;二是其它支系人口进出。例如清代陈学堂编纂的《湖南湘阴陈氏族谱》记载该族先祖陈端,与陈崇同辈,武进士入仕,因剿黄巢平寇有功,镇潭州。到陈团时他与陈旭同辈,在京为官授参军,生子十人,名可球、可明、可清、可洪、可恭、可茂、可槐、可庆、可宗、可寿,义门分庄时皆分得潭州诸庄田。分庄之后,陈团年八十有一,第九妻姓鲍者晚生一子,排行十一郎,取名可秀,于是团公令前十子每人拿出一份田产,集成一庄曰敛拢庄,由可秀管业……其中还有一些细节非常生动,令人难以置疑。查众多宗谱分庄图引,当时只有伉公裔孙端琉分迁湖南湘阴庄,却没有团公这一支的记载。显然,这一支既不是旺公的后裔,也不是伯宣公的裔孙。                                                  
  又如南唐徐锴在《陈氏书堂记》中写到“……族子乘登进士第”。最初我们对这一句不大理解,以为“族子”是同族之子,后来从多部宗谱中得知“族”是陈族,是四川东门太子深后裔。湖北崇阳陈氏族谱说:“陈省华的祖父陈族系陈朝后主陈叔宝太子陈深后裔,因避亡国之难,迁西川(今四川东北部),陈族复归江州,因侍无嗣亦继为嗣”……
  我们常见,在众多宗谱世系中,因历史久远,一时无法考证,往往为了自圆其说,“继为嗣”是贯用的一种手法。有的还另有企图,如攀附等。九江德化义门宗谱自“奉文改谱”以来,为使义门家族的嫡亲正传,遂将其内部多个支系揉合成一支,以示嫡系;为突出明嘉靖三十二年旌表德化“义门遗址”,如是把伯宣提到旺公的前面,伯宣子陈崇平移在仲公名下,陈族缀在陈侍名下“继为嗣”,等等。写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侍公兄弟六人,侄儿侄孙一大串,即使“侍无子”,也不可能前往四川去认领一个同族之子为嗣,更何况那时候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然而在旧时,由于各地旧谱资料散失严重,有的甚至损失殆尽,修谱时各凭借相互传抄资料,致使各地义门宗谱中的世系世次矛盾,竟成了今天这摸样。这是前人所不愿见到的。早在唐大顺元年,陈崇在《义门家范十二则·联族党》中已明确告诉后人:“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非我伯叔,即我弟昆。”义门精神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是同源异流,久聚不散,并因多元一体,同财共活;如此义气才受到数代帝王的嘉奖与封赐,成为忠孝和谐的楷模,使义门精神能够震撼当时,流芳百世。然而就这崇高的境界,至尚的精神,却为旧世俗所不容,非得以嫡系正传为快,可见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至深。

长城令是达非逵

  陈氏旧谱世系从《陈书本纪》云:寔玄孙准,为晋太尉。准生匡,匡生达,为长城令。《唐表》云:准生伯胗,伯胗生匡,匡生世达,为长城令。可是近代陈氏宗谱多说:匡,字良辅,准之子。魏明帝太和三年巳酉(229)生,娶闽氏生子二,曰赤松、逵(又有谱说匡生子二曰逵曰达,逵任长城令)。逵随东晋渡江南迁时,以丞相掾(掾,属员),历太子洗马,出任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悦其山水,遂定居下若里等等。
  现经多资料考证,出任长城令并家居下若里者是达非逵。《钦定四库全书·万姓统谱卷十八·陈姓》亦云:“陈达,寔六世孙(此处少记一代)。永嘉中为长城令,有惠政。尝谓所亲曰:此地山水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遂家焉。后十世孙霸先受梁禅为帝。”
  同一人,史书与家谱、旧谱与新谱的记载竟如此相悖,究其误从何而来,请看《元和姓纂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陈书》一、《南史》九及《新表》均作“达”,无作“逵”者,本应世达,因避唐讳故省去‘世’字。现大多数宗谱误称‘达’为‘逵’,此误是从沈氏依《路史》而来。”
  这里注说得多清楚,由此可见,产生这一错误,有史已久了。后人修谱不慎考证,承袭前谱,以误传误至今。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义门陈旅游攻略

2023-7-13 11:59:17

资讯

义门陈播出时间

2023-7-13 14:54: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