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跨千仞志所趋 顿履万里怀苍生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广东省桥胜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桥顿
陈桥顿,1953年10月出生于广东惠州,是广 东省桥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在1994就成 立桥胜党支部,1995年成立广东省桥胜集团工会 委员会。公司曾多次受到国家及省、市等各级政 府的表彰和嘉奖,连续二十九年被广东省工商局 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被国家工商行政总 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并先后荣获“广 东 省 先 进 ( 模 范 ) 集 体 ”、“ 先 进 私 营 企 业”、“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全国诚信守法 乡镇企业”等多项荣誉。陈桥顿个人曾获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建国70周年纪念 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五 一劳动奖章、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 进个人、2018年“中国好人榜”奖、中国“光彩 事业奖章”、国家农业部授于“全国乡镇企业 家” 荣誉称号、中国老促会授予:“支持老区发 展先进个人” 荣誉称号、广州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国防之星”荣誉称号、广州军区授予首届“爱国拥军民营企业家”、广东省军区授予“爱国奉献楷模”南粤“杰出劳动模范”奖章、首届“感动惠州”年度人物、2019年“南粤新乡贤”奖等诸多荣誉。陈桥顿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除了以捐资的形式支持慈善事业,还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发光散热,积极建设和谐社会。他是全国工商联第九届执委、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政协广东省第八届委 员、第九、十、十一届常委、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惠州市劳动模范协会会 长、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惠州分院荣誉院长。陈桥顿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拥有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摄影家等多重身份,是一个颇具社会影响力的人物。
陈桥顿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对拥军优属、文教卫生、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不遗余力。3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捐款3000多万元。
其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35多年来,在革命老区泮沥小学、20多年来在沥林第四中学都设立了桥胜奖教助学金,并给泮沥小学的全体老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金,每年捐助中、小学师生的奖教助学金达20多万元。
二、30多年来,情系国防,慰问部队从不间断。积极为驻惠部队做好事、办实事(如修建训练场、阅兵道,改造翻新办公楼,改善厨房设备,赠送科技办公用品、报刊等)及对惠州市的部分烈军属从物质到精神上进行帮扶、照顾,并建立联系户制度(此举在全国乃首创,得到了中央军委、广东省委省政府、全国双拥办、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30年来,为沥林镇近60名孤寡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并每到重大节日不忘慰问老人。
四、34年来,出资在惠城泮沥革命老区举办农民运动会。
五、连续20多年热心光彩事业,支持各地贫困学生、失学儿童、残疾学生共100多人的学杂 费;捐资惠州各地的学校,支持惠州市文化艺术事业建设100多万元(在公益摄影专题中,免费为老革命、老红军、军烈属,以沧桑的历史感记录他们每一道皱纹里的荣光、每一处伤痕里的功勋,让观者永远不会忘记,没有军人保家卫国,何来幸福安康生活。);20多年来连续每年多次慰问沥林镇参战老兵及军烈属,并捐资60多万元给当地参战老兵及军烈属危房改建,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此外,在广西柳城捐资修建一所光彩小学;2010年7月、2011年5月和2020年9 月,先后三次捐赠共290多万元与广东省军区共同兴建革命老区仲恺泮沥“八一”希望小学;2012年捐赠196万元建设仲恺中学;近十年来每年中秋和春节都会向沥林镇3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送上温暖的慰问和慰问品;在2022年8月,陈桥顿夫妇向革命老区泮沥河背村全资捐建文体楼一栋及村牌景观石一座约240多万元。由于对社会的突出贡献,陈桥顿及其企业受到了党、国家、军委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等全国知名媒体进行了报道,还被《暸望》《中国新闻》等国家级媒体机构专访,并进行了专辑报道。
心有桃源 满目皆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他们承载了饥寒交迫多灾多难年代的部分苦难,但又幸运地迎来了改革开放,抓住这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从而在不同领域大放异彩。陈桥顿正是这样一个从苦难中站起来,乘着时代的快车改变命运的典型,对于时代赋予的疼痛和机遇,他都有十分深刻的体验。他的童年是野菜与米汤充饥、衣不遮体的生活,同时,他也是较早一批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抢占先机的企业家。
古人言:“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志气能够为事业的腾飞插上双翼。陈桥顿祖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挣扎于贫困线的家庭让他的起点比常人低,但是却从来没有改变他远大的志向。陈桥顿从小立志要改变命运,为家人遮风挡雨。不仅如此,年少的他还怀着怜悯苍生的想法,希望能够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长兄为父,作为家里的长子,陈桥顿很早就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15岁就辍学了。穷困的家庭生活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步入社会后,他发挥祖辈特有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作风,利用劳作之余,自学和向他人学会了编织竹箩、木工和砌筑工,挣点钱补贴家用。他还跟着村邻到外乡搞过副业,做过小贩,做过搬运,做过抹灰工。陈桥顿慢慢磨砺成长,1974年,陈桥顿顺利通过激烈的竞争进入大队刚成立的建筑队。一年之后,作为队里最年轻的一员,他因以诚待人、吃苦耐劳,技术过硬、手艺全面,毫无悬念地成为建筑队长。他向着即将显露的事业又迈进了一大步,陈桥顿立誓,要将建筑队带出样子,不负众望。春风化雨 占得先机1979年,中国大地正酝酿着一场农村体制改革的暴风骤雨,陈桥顿敏锐地感觉到,搞建筑一定大有市场。为此,他组建了一支小建筑队,聘请了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员,南下闯深圳,前往改革开放的第一前沿阵地。彼时的深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从此,陈桥顿揭开了自己壮丽的人生事业篇章的第一页。1981年,陈桥顿得知家乡惠阳也开始开发,为了更好地建设家乡,陈桥顿带领建筑队回到家乡。他四处筹借资金和添置施工机械,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他们的建筑工程队临时成立了,他自任队长,带着这一班人走进了淡水镇,并很快承揽了第一个小建筑项目,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5年,陈桥顿成立了惠阳县第一个私营建筑队。此时,家乡的建设如火如荼,陈桥顿的建筑队在澳头、惠阳便以高速度、高质量、讲信誉而在同行业中迅速崛起,他勤快诚实,有技术头 脑,很快赢得了同行和建设单位的信任。从这一年开始,陈桥顿与港商合作,在惠阳等地先后创办了桥胜纸品厂、电镀厂、五金制品厂、电子厂,独资组建了土石方工程公司、建筑材料公 司、建筑工程公司、桥胜实业公司等,跨上了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1993年,惠阳县桥胜集团公司成立,这标志着一个多元化的现代化私营企业王国的正式诞 生。同年,公司又发展成为广东省12家省级私营企业集团之一的广东省桥胜集团。1995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500强民营企业中,桥胜集团赫然在列……1997年陈桥顿的公司被广东省 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模范)集体”、“广东省先进私营企业”。公司连续29年被广东
省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0年至2015年,连续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涓涓细流 汇成爱海
陈桥顿常说:“桥胜集团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好政策,我陈桥顿有了些钱就要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为老百姓多做实事”。陈桥顿时刻把财富看成是国家好政策的使然,社会的给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他毫不掩饰自己是地道的农民,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深爱着脚下的那片土地,更忘不了在他身后扶持他成长的父老乡亲,他以自己诚挚的爱来回报这片朴实无华的大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他一向关心的事业。1988年家乡有所小学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已变得破旧不堪。他第一个捐资15万元,修建了一所当时沥林镇一流的泮沥小学,并为学校添置了400套新的课桌配备25英寸大彩电、卡拉OK音响,另花6000元装上电话,还为老师配置一辆摩托车作为公交车。为鼓励教师安心教学、学生勤奋学习,他又成立了“桥胜奖学基金”,每年捐出数万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秀教师和成绩优良的班级,并每月补给每位教师50元的津贴,这一做就是35年。此外,还资助内蒙、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广西、惠州、惠阳等各地贫困学生、失学儿童、残疾学生共90多人的学杂费;捐资惠州各地的学校;在广西捐资30万元修建两所光彩小学;2010年7月、2011年5月和2020年9月,先后三次捐赠共290多万元与广东省军区共同兴建革命老区仲恺泮沥“八一”希望小学;2012年捐赠196万元建设仲恺中学;近十年来每年中秋和春节都会向沥林镇300多名一线环卫工人送上温暖的慰问和慰问品;在2022年8月,陈桥顿夫妇向革命老区泮沥河背村全资捐建文体楼一栋及村牌景观石一座,造价约240多万元。
陈桥顿还是爱国拥军的典范。先富裕起来的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成为一名军人。那无法挥去的军人情结,伴着他难能可贵的拥军之路,他心灵深处最惦记的是军队。连续二十多年慰问部队,积极为驻惠部队做好事、办了一系列实事:修建训练场、阅兵道,改造翻新办公楼,改善厨房设备,赠送科技办公用品,报刊杂志等。1996年,他倡议桥胜集团有限公司与惠州驻军某部结为双拥共建对子,开创了惠州民营企业与驻军开展共建活动的先例。每逢荔红果熟季节和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陈桥顿总要买上几十筐水果或杀几头猪到驻惠部队看望官兵。他知道部队官兵生活条件艰苦,每次去他都要给官兵们送上慰问金。每当部队外出驻训,陈桥顿都要发动私营企业家前去慰问,或送去一批生活用品,为驻训官兵鼓劲加油。2013年捐助60多万元给当地参战老兵及军烈属危房改建。二十多年来,陈桥顿的付出年复一年,雷打不动,累计投入400多万元为驻军解决实际困难,先后和9户生活困难的烈军属建立了扶助关系。不管工作多忙,他定期走访,排忧解难。烈军属家的屋顶漏雨,他派人维修;烈军属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他热情相助;烈军属家庭经济拮据,他慷慨解囊。他把烈军属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悉心呵护,无微不至。为减轻政府负担,陈桥顿为转业退伍军人广开门路,先后在自己的公司安排了20多名来自河南、湖北、四川、广西的退伍军人。有人问他:你每年这样花钱还亲自去慰问部队和上门看望烈军属图什么呀?他回答说:“让死去的人安心,给活着的人信心”。此外,他还对惠州市的部分烈军属从物质到精神上进行帮扶、照顾,并建立联系户制度,为全国乃首创,得到了全国双拥办、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教育、拥军事业之外,尊老事业也是陈桥顿倾其所能而为的事业。沥林镇有所敬老院,收养了辖区户籍的五保老人,企事业单位离退体老人等68人。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让他们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陈桥顿主动与民政部门联系,提出赞助方案,除改善敬老院的设施外,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陈桥顿待老人们奉若父母,情同亲生,尽全力使老人们无忧无虑过着幸福的晚年,逢年过节陈桥顿都要给老人送红包,水果,亲切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给他们捶捶腿,敲敲背,陪他们啦啦家常聊聊天。就这样,陈桥顿持续做了三十多年。
达则兼济天下,陈桥顿还将爱心的阳光洒满了慈善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惠州,他连续三十 多年出资在惠城泮沥革命老区举办农民运动会;连续三十多年热心光彩事业,投资、扶持国贫县,在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开办滋补饮料厂;积极捐款修桥筑路;捐赠全国各地灾区等。对于自己投身公益的初衷,陈桥顿是这么解释的:“一个人不要等到很富了才去做好事,只要有能力就行,帮人没有那么难。财富就像肥料,撒播出去才最有意义。”在很多场合,陈桥顿都这么说,而且得到很多领导的肯定。陈桥顿还生动地运用“加减法”来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人:“比如惠州有一千个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或是有需要帮助的人,我帮助了10个,现在就剩下990个,如果有10个像我这样做就剩下900个,如果有100个像我这样做,那不就全部帮助完了吗?”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正是这种对社会的慈悲,支持着陈桥顿为公益慈善默默付出。
桥胜骏业 前程锦绣
陈桥顿行善济世,为公益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这也让他在业内有极高的声望,在社会上颇具知名度。但在他自己而言,他只是觉得自己做了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百姓造福,这才是他最本真的心愿。
全国100个扶贫县之一的内蒙古固阳县,唯一能为农民种植带来收入的滋补饮料厂于1996年倒闭 时,还拖欠农民数年的北芪款无法偿清。陈桥顿闻知后,收购并投资500万元接过了这家正北芪 茶厂,帮助固阳县的农民把北芪叶化废为宝。每年为当地增加收入170多万元,解决了当地工人的就业,带动了固阳县一方经济的发展。陈桥顿的事迹被中央多家新闻媒介宣传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亲笔题词:“发展集团经济,致力共同富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桥胜骏业,前程锦绣”。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历经十五载,事业显辉煌”。但谁也不知道其实到2010年,该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他一直坚持着。有人问他,做生意有这样做的吗?他坚实地说:“亏了我一个,帮了大批人。” 在陈桥顿的心里,对造福社会、恩泽苍生、奉献爱心,已经有了一种朝圣般的心情,他愿意继续辛苦着、善良着、奉献着。
陈桥顿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他坚信:“積善之家必有馀慶,欠善之家必有余殃。诚信行天下,失信路难行”。陈桥顿用他的勤劳智慧、恒久爱心走出一条光辉的人生之路,在子女的教育成长上,他亦倍感欣慰:长子陈育灵留俄博士,学的是雕塑,现在深圳大学任教,国内外许多公共场所矗立的孙中山铜像就出自他的手;次子陈育林部队特种兵转业,现协助他管理企业;女儿陈锦花留美硕士。尊重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陈桥顿的言传身教下,相信他的子女们将继往开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为陈氏家族再添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