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义门,位于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唐开元十九年(731),其始祖陈旺开基建庄,至宋嘉祐七年(1063)奉旨分庄,合族同居332年,创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迹。
德法兼治 创造辉煌
陈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慎重追远,舜帝是陈姓血缘亲祖,陈胡公妫满是陈姓得姓始祖。随着历史的变迁,陈国、南陈朝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陈姓后裔大多散居大江南北膏腴之地,生息繁衍。胡公第六十二代孙宜都王陈叔明的后裔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731)购田置产,建庄义门。从此,义门陈氏子孙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读,孝义传家,创造了十五代同炊、合族三千九百余口不分家的世界奇迹。《宋史?陈兢传》中写道“……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天福年间的人口数),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昉,即陈昉,江州司户陈衮之子,陈崇之孙,官至试奉礼郎,主家政三十五年,家业旺盛。其时创下的“百犬同槽,”堪称一绝。
陈氏家族为什么能够长期义居,久聚不散?其中最根本点是其善于治家,这是稳定内部的决定因素。“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陈氏族人“以为族既庶矣,居既睦矣,当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徐锴《陈氏书堂记》)。于是创立学堂,教化子孙。这是陈氏家族治家方略中的基本理念,也是坚持陶冶族人道德情操的必由途径。其目的是使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能“大小知教,内外如一”,做到上下尊卑有序,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共建家族的繁荣。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家族人口的快速增长,单靠“以治家之道为人伦之本,欲隆风教之原,必从孝悌始”的儒教伦理来维系家族内部团结是不够的,还必须辅治于法。于是唐大顺元年(890),具有卓识远见的义门家长陈崇“恐将来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遂立家法三十三条,其基本精神是“推功任能、惩恶劝善”,以约束和规范家族成员的伦理及日常行为。家法从家政管理、子孙教育、农桑生产、婚疾吊丧、日常起居和物质分配,以及刑杖处罚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保障了家族成员在经济上的“均等”、“和同”,“人无间言而守义范”,从而达到长期聚居不分的目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陈氏家族就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制定家法,依法治家,它充分显示了义门陈氏祖先的智慧和才能。从此,义门陈家在其宗族人伦基础上实施“德法兼治、恩威并施”的治家方略。
“始者,陈氏二百人而家法行,三百口而义门立”。到宋太宗至道初(995),已是“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闺(阖)门之内,肃于公府”(《宋史?陈兢传》)。到北宋中叶,义门陈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富有特色的封建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具有和国家相对应的各种功能,形成了典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
然而,义门陈氏何以要创立家国一体的社会模式呢?其中因由一时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即陈氏族人有施展才能的思想抱负!众所周知,陈姓人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曾多次大起大落,几经磨炼,具备了一定的齐家治国的才能;况且义门建庄离南陈朝覆灭仅隔142年,在这里不能说没有怀念旧国的影子,或许是继承他们先人的天赋,即便已是乡野村民,亦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长期义聚,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如这里“民俗朴实,服饰古野”、“近于淳古”(《九江旧府志?地理?风俗》、《宋史?陈兢传》);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尔虞我诈和形形色色的欺蒙坑骗;这里人无贵贱,一律平等,有衣同穿,有饭同吃,同甘共苦;这里是“天民合一”,人的一生全由家族包下来,无须个人操心,日出而作,日没而歇;这里曾经一度形成“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欣欣向荣局面。显然,它十分类似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不过,按当时的条件,这种现象是不可能长久的。然而,它却为我国封建社会个体农民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生活榜样,也是人类进步思想体系发展过程中一种表现形式,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义门陈文化的核心是忠孝节义,“孝”是放在首位的。它植根于中国封建王道文化的土壤中,宣扬的是“忠君爱国、奉公守法”的王道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内,它受到封建大小统治者的青睐与保护。这是家族发展的外部条件,所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华夏氏族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发展教育、夯实基础
为了使家族能长久发展,持续兴盛,义门陈氏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曾先后创办了两级学校,优先发展教育。东佳书堂创立于唐龙纪年(889)前,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比白鹿洞学馆至少早半个世纪。东佳书院发展到宋代,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所藏帖与书,号为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
起初,东佳书堂只限本族子弟入学。唐大顺元年(890),陈崇在《家法三十三条》中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入学。稽有学成应举者。”又“立书屋一所于住宅之西,训教童蒙,每年正月择吉日起馆,至冬月解散。童子年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深造。陈氏是先立书屋,后创书堂,书屋与书堂统称为陈氏书堂,只是施教程度不同。书屋是基础教育,教化童蒙;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及大学教育,为应举入仕培养人才。
陈氏家庭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又特别重视子孙的德育。从《陈氏推广家法十五条》中可以了解其德育思想:“子孙于蒙养时,先当择师,稍长,令从名师习圣贤书,教给礼义。不可读杂字及学刁滑词讼之事,以乖行谊心术;亦不可学诬罔淫邪之说。如果资性刚敏,明物清醇者,严教举业,期正道以取青紫。若中人以上,亦教之知理明义,使其去其凶狠骄惰之习,以承家教。又当教之以忠厚而俭朴,因之庶免习为轻浮以入败类”。
总之,义门陈氏办教育的基本思想是要子孙普遍接受教育,德、智并重。施教程度因人而异,不成才则成人,“礼乐以固之,诗书以文之”,于是“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徐锴《陈氏书堂记》)。
后来,随着书堂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扩大陈氏对外界的影响,开始向外姓招生。“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释文莹《湘山野录》、《五代史》),声名鹊起。南唐徐锴在《陈氏书堂记》中写道:“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名立者盖有之。”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吟诗赞颂,如钱若水的“居住东佳对白云,义风深可劝人伦,儿童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宋琪的“群贤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张齐贤的“儿童歌舞诗书内,乡党优游礼乐中。”还有苏轼、陈尧叟、杨亿等人的诗词吟咏,不再赘叙。可见陈氏办教育的影响之大。
东佳书堂所置学田二十顷,似为我国最早的“学田”。这一举措,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唐宋时期,东佳书堂为国为家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如陈氏“八英九才子”、“同榜三进士”广为美谈。据各地义门陈氏宗谱载:仅“宋庆历四年(1044)计,应举者四百有三,登科四十有五。郎署之在朝者琛、逊而下十八人,当要路而居剌史、司马、参军、县令者珪、俦而下二十九人,”名噪一时。
简而言之,陈氏家族如此重视教育,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它是历史的产物。自隋朝废除世袭制,实行科举选仕以来,要想跻身于统治阶层的圈子内,也只有通过科举这条唯一的途径。因此,陈氏花钱办教育也是一种合时的抉择!东佳书院的成功,对当年义门陈的发展影响很大,并对之后的人才辈出,是一种潜在促进因素。
历朝旌表 褒崇义门
江州义门,是义门陈氏的发源地,是我国一处历朝旌表,累世颂扬的文化胜地。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首旌其门,南唐昇元元年(937)又诏立“义门”。淳化四年(993),宋太宗宣陈兢入朝,询之:“汝义门所以义聚,何也?”兢曰:“公也!公则无私,无私方可义聚。”太宗赞之,遂赐匾一块,御书“至公无私”。是年,又赐一御梨和鸽。梨,兢独食;鸽,兢持归,碎鸽和醍酒一壶,合门三千余口共尝其味。使者复奏曰:“陈氏一门咸知天恩加厚矣。”帝叹之曰:“诚哉,义门也!”至道二年(996),宋太宗遣内侍裴愈赐义门陈氏御书三十三卷,愈复上陈氏家法两篇(即《义门家法三十三条》和《义门家范十二则》),太宗甚喜,赞曰:“天下有此人家,真良家也!”并敕送史馆缮写,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率化朝野。次年,太宗又以飞白笔一轴曰“义居人”以赐之,还赐文百轴抚家,并亲自为义门题诗:“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耀门闾。……颖川郡派传千古,芳播江州绍有虞。”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撰柱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幸逢圣朝追美之典,追赐义门陈氏先祖五世公爵:赐一世祖陈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许国公,四世祖陈兰吴国公,五世祖陈青齐国公。敕建祠堂以祀之,咸化同堂之义。
为弘扬孝义,风化乡邦,自唐入宋以来,历代帝王相继褒崇义门,敕封官秩,蠲免义门陈家沿征杂科徭役。
祖德煌煌,沐烈流光。义门陈氏家族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历代皇帝的旌表与支持。应该说,皇帝的多次旌表是对义门陈文化的赏识和肯定,也说明了义门陈文化影响的深远与广大。大批墨客骚人、名宦仕子慕名而来,像文彦博、寇准、苏轼、晏殊、陆游等,他们挥毫泼墨,吟诗撰文,留下了大量的锦绣文章。
景观恢弘,人文胜地
到宋嘉祐年间(1056),江州义门陈氏家族已发展到15代不分家,聚族3900余口,庄田、园林300多处。经过三百多年的辛勤劳动,义门陈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期。在以“义门坊”为中心的方圆二十多里的土地上,街坊、铺行、旌表台、御书楼、百柱塘水榭、廨宇、碑厅、接官厅、德星楼、刑杖厅、都蚕院、永清寺、百犬牢、秋千院、嬉戏亭、寿安堂、东皋书屋、东佳书堂等建筑群落,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呈现出一派“亭台楼阁,耸延四方;廨宇庭院,气势恢宏”的景观,创造了“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以至“室无私财,厨无异馔”的一种既封建又具浓厚民主意识的氏族公社生活,全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这里曾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人文胜地,在这里不仅可以见到历朝旌表文物真迹,名人仕宦题赠、恢弘的建筑、古朴的民风,还有“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的东佳书院,更有“百犬同槽”的人间奇观。早在唐僖宗朝,李儇便写下了“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唯有义门陈”的赞诗,当年义门陈故居,是名副其实的一方乐园。
经济危机 奉诏分家
义门陈家是一个典型的“一大二公”的氏族公社,其人权、财权高度集中,连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是统一平均供给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者。在家长的统筹安排下,生活有条理,分工很明确。庄田是按其大小分房族经营管理,统一核算。对各庄“仓廪充实”者,另有加赏。在这个大家族里,内部管理井井有条,耕读两行,长幼一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义门陈氏严格一夫一妻制,不纳妾仆。新过门的媳妇首先必须依次下厨劳动锻炼,不论其出身贫贱富贵。随后便从事蚕桑、纺织。每年春首,各庄抽一名年轻力壮的人回家(指义门总宅,下同)修理养蚕用具及桑柘,摊派妇女养蚕。凡四十五岁至五十八岁的称蚕婆,四十五岁以下的称蚕妇。每间蚕房有蚕婆一人,蚕妇二人,分发蚕种二两,三人共同饲养,成茧后共同抽取,得茧多者,别有奖赏“以相激劝也”。
每年织造帛绢,也是任务到人。“新妇自年四十八以下各织二匹,女孩一匹”,此外,每年夏税丝绸绢均由妇女织造。可见妇女的劳动是非常辛苦的,既要解决家庭成员穿衣问题,还要担负夏税织造任务。
“后生丈夫”则更是长年在外,“逐日随庄首差使执作农役”,“凡出入归省,须侯庄首指挥,给限期。自年四十以下归家限一日。”这是因为义门地狭人多,其庄田四处分散,有的离家很远,所以,每处庄田都要委派各房族去耕作、管理;即使回家探亲,也只能在家待一日,不得擅离耕作。各庄“每年收到谷斛至岁晚,须具各庄账目归家,以待考课,并出库司检点”。
由此可知,义门陈氏家族财产公有,普遍劳作。它不像普通人家一夫一妻的个体劳动,而是在家长的统一指挥下,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共同生活。
相传,位于义门宅左侧的打鼓山是当年义门陈家传递信号的地方。其“击鼓传餐”的传说至今流传于民间,成为千古佳话。查考“七百共食,三千同居”、“室无私财、厨无异馔”的典籍,谱与史的记载趋于一致。这里,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在人口不满千数时,庄田还要限于义门宅附近,“击鼓传餐”、分批就膳是可行的。但后来人口成倍增长,庄田又不断向周边,甚至向邻县拓展,此时则不可能还在一个灶上吃饭,否则如何从事生产劳动?此时应是家虽未分,但不同灶吃饭,各庄应有自己的小食堂,只是统一生活标准而已。但仍规定“父子不得同处,远嫌疑也”。只有在冬至、岁节、清明等“节序眷属会饮”时,义门陈氏族人才能够欢聚一堂。这种大而公的体制有它的优越性,主要是人多力量大,便于集中人力、财力办大事。因此,它曾经为这个家族经济发展创造过辉煌。我们从义门陈氏创办两级学校到义门诸多恢宏的建筑,从“三时饮食之节,四序宴会之期,长幼出入之仪,晨昏定省之礼”的生活排场以及“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趋庭子弟多攀桂,弹铗宾朋遍食鱼”等名人诗句中,可以看出当年的义门陈家的经济繁荣与人文盛况。
但是,当历史进入宋淳化年间(990-994),义门陈家却出现反常现象,即全家连吃饭都已成问题,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尚能维持温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庄稼欠收,“举宗啜粥,杂以藻菜”以度岁月(胡旦《义门记》)。并且,“每春首却于乡闾剩余之家贷借四千斛方得接食秋成,倍费二千斛息利”(陈泰《义门累朝事迹状》)。殿中丞康戬目睹陈家如此窘境,忙奏请皇上,每岁春首借给陈家官粟二千石,“俟冬收之日,一斗只纳一斗”。
天圣三年(1025),其他官户只能买水田三十顷,而义门陈家蒙皇恩例外,可以从便置买田产。此时,义门陈家已有庄田园林近三百处,人口约三千余,差不多每十人就拥有一处庄田,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温饱?究其原因何在?恐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1、就当时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低,生产工具简陋,耕作技术落后外,一个根本原因是奉行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抑制了家族成员劳动积极性,出现劳动只出勤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所以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这也是导致后来分家的一个基本因素。
2、陈氏家族虽重视农桑生产,却极端蔑视经商之道。“商贾营贩之利禁之不习”,严重制约着经济协调发展。
3、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陈泰在《义门累朝事迹状》中提到的:“诸庄子侄勾当不告家长,擅自典卖田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越往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不孝逆子”是越来越不听管教,人心不齐,分家似乎必然。
除此之外,当然也不排除政治因素,反正分家是劳动了“当时皇上”。为保全义门忠孝、节义、信悌之荣誉和名声,为保全宋朝历代皇帝对义门陈氏旌表的面子,也为保全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这块活样板,嘉祐七年(1062)七月,宋仁宗终于“下矜存保全之诏,”劝其分家。现就圣旨全文看,充满人情味,富有哲理,没有丝毫命令式的语气。如末句:“乌兽有异巢之日,烽茧有散处之时,物类犹然合离,人生岂可长群?”情理交融,令人信服。同时,还敕封义门分庄子弟“十二郎”之职位。如此这般不失光彩,上上下下都有面子,皆大欢喜!于是众官奉旨临门监析,从当年七月至第二年三月始议定分庄事宜:按御赐的“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字(这十二字意为:希望你们守住祖宗的产业,继承义门风范),派行取名分析为大小291庄,依派拈阄分迁全国各地。所分田庄计江南110庄,楚地接壤91庄,两直、川、浙、广、闽等地因官置产90庄。其中德化、瑞昌、星子三县庄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的财产分为20份。分析后的陈氏星罗棋布于全国七十二州县,从现在的省份看,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淅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广西等省。之后,支分派别,出此入彼,时有变动。总之,分析后的义门陈氏家族则充满生机,在新的时空迁延中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今天的泱泱巨族。
析居千年 情系义门
桑海变幻,时空流逝,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江州义门陈早已风光不再。那些辉煌的建筑群落,繁华的街坊市井、茶楼酒肆,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中,只留下残垣碎瓦、断碑荒冢。但是,义门陈文化的精髓,义门陈创造的深刻而高尚的人文精神,却早已和伟大的中华文化融为一体。义门,古老的义门,千年呼唤,牵绕着多少人的情怀!每年来此扫墓祭祖、寻根的人络泽不绝:平时见到的或三五结伴同行,或全家扶老携幼,可每逢冬至、清明时节,祭祖的人群、车辆更是接踵而来,车前都打着“江州义门陈氏××庄祭祖”的横幅。在他们的心中,“义门”永远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令人追思的一方热土!散居在五湖四海的义门子孙,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昭示来者,代代传承。历史的时空创造了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又哺育了自己的子孙。千百年来,义门陈氏后裔雄豪迭出,才俊蔚起,各领风骚。他们是义门陈氏的光荣与骄傲!
欣逢盛世,尧风舜雨,家国安定,一片祥和。义门陈文化的发掘、整理、继承和开发也就提上了日程。由于义门陈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理得清,道得明,本概述仅略述一二,聊作引言,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文化人士对义门陈文化的兴趣与关注。
目前,江州义门陈发源地的人们正与时俱进,顺时而思,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绘出了重建义门山庄、弘扬义门陈文化的蓝图。它必将得到各地义门陈氏宗亲的响应与支持,也必将得到对义门陈文化感兴趣的一切有识之士的响应与支持。一个复兴江州义门陈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的工作正在蓬勃展开。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繁荣的义门陈文化基地,必将在美丽富饶的江州大地上重新崛起,焕发其应有的光彩与壮丽!
乌托邦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