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光山陈纪麟一家,被人称为一门四进士,父子六举人,“科第之盛,一时无匹”。这在明清时期,全国也是罕见的。为褒奖陈家父子的突出政绩,光绪皇帝下旨在集市为其父子树立牌坊,昭示天下人读书报国。
陈纪麟,号简斋,光山县白雀园镇陈集村人,系中华义陈门光州庄光山县白雀园陈集支系十世祖。少年勤学,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中举,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中进士。历任江西石城(江西东南,邻福建)、大庾(今大余,在江西南部,邻广东)、贵溪(江西东北,邻福建)、义宁(今修水,在江西西北)、河口(今钻山,在江西东部),清江(江西中部)、信丰(江西南部、邻广东)、泰和(江西中部)、南昌(县境在今南昌南部)等地知县近30年。陈纪麟为政清廉有声,兴文重教,育民爱民,政德称著江西全省。
二、断案严谨。大庚县有一豪富人家,祖坟靠近小河旁,被盗墓贼盯上,盗墓贼劫取棺内金银饰物后,将衣物和被子抛弃于河中,顺流而下。河下游有一家境贫寒的寡妇,她的第2个儿子在河边砍柴,看见河中有被丢弃的衣物和被子,不知是被盗的物品,满心欢喜,便以河水刷洗准备带回家用,正好被富豪逮住。富豪即认定寡妇的儿子就是盗墓贼,连同衣物和被子将其扭送到县衙。陈纪麟仔细审问后认为寡妇的儿子是冤枉的,当庭释放,随即另行缉访,不久捉住了真正的盗墓贼,案子真相大白。
陈纪麟素重家教,以“诗书继世”为宗,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他有11个儿子,个个读书都很用功。第六个儿子陈图于光绪元年(1876年)中举,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三甲第七名;第七个儿子陈阆,光绪十一年中举,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第八个儿子陈侃,光绪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十四年(1895年)中进士。第五个儿子陈鼎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第十一个儿子陈樽,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其中不乏有建树者,如陈侃,先后任福建省宁洋县、建宁县知县,为官“晓得民间疾苦”,施政民以为本,百姓为之立“去思碑”,褒扬他“他断持平,催科不扰……”为文著述甚丰,民意流传甚广,世传“风花雪月吟不足,衣食居行呼谁闻”,志载“天下才人共一石,小子尝思分一斗”,便是陈侃不凡的诗句。
陈阆履历表(部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