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岭村地处鄂城区碧石渡镇东面,南靠白雉山,属于丘陵地带,因地势相对较高,历来干旱缺水,农业种植条件有限,许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
据统计,近五年樟树岭村年均在外务工人员有1150人,其中70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客观导致了乡村空心化、老龄化,但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积攒了巨大的人才资源。
近年来,樟树岭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共同缔造,大力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动员能人回乡创业,凝聚起乡村振兴合力,让千年古村焕发生机活力,把和美乡村愿景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
“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村党支部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发展产业集聚人才,紧盯“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详细摸清在外能人状况,并邀请在外能人回乡开展乡情恳谈会,增进能人与家乡良性互动。
通过补贴激励、开荒免租、流转土地等政策支持,吸引能人回乡,涌现出了樟嘉裕民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华、蝶梦园合作社负责人陈航等一批带着浓浓“乡愁”返回农村创业的归乡人,真正实现“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推行“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社务工有薪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合作社大量吸纳樟树岭村劳动力,105名村民成为社员,140余名附近村民提供临时务工,其中17名脱贫户优先上岗,成为既拿租金、又领薪金还可分股金的“三金”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合作社还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现代果园管理、旱作农业科学节水节肥、沼气池循环利用等技术,开展新品种培育,共建柑橘科技小院,联合培养一批种植能人,实现了“科研院所有成果,合作社有种植人才”的双赢局面。
“能人”说事,共建美丽村湾
村党支部以创建“望山看水忆乡愁”庭院式生态美好乡村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先行、共同缔造,推选能人成立乡贤理事会,召开群众夜谈会多次,聚民策、汇民力,制定符合村民共同愿景的美丽村湾建设方案,让村民热情更高。
通过乡贤捐资、群众筹资,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支撑,樟树岭村整合400余万元推动白雉山、詹家湾、乔家垴、紫荆花种植片区、陈家大屋、樟嘉裕民合作社等生态景观串点成线,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红色氛围和乡土文创风貌,建成一条彰显樟树岭村诗意田园生活的“乡愁”体验路线,让樟树岭成为白雉山—四峰山沿线和美乡村片区的旅游起点。
“能人”示范,重塑文明乡风
村党支部坚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能人带动倡导新风尚,传承文化记忆,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大力保护和宣传养蜂、榨油坊、铁匠铺、小麻花、纯粮酒等传统手工艺,建立农产品展示中心,帮助传统手工艺能人开拓市场。
积极挖掘“天下第一家”的义门陈氏文化,组织乡贤到江西义门陈开展文化寻根之旅,弘扬“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凝聚村民对传统姓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健全农村“村-网格-湾组-邻长-村民”五级治理共同体,建设红色驿站,推动党员生活、村民议事、“鄂小帮”帮办代办等服务下沉湾组,推选邻长30名,其中24名邻长由各类能人担任,明确邻长八大职责,既架起了党群关系“连心桥”,也充分激发了湾组自治活力。
樟树岭村通过挖掘人才资源,带动当地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打开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天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