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城防洪工程导托河段维养作业
德安县宝塔排涝站
德安县小(一)型水库——东山水库
德安县大美紫荆景观节点荷池
德安县大美紫荆景观节点
从南昌沿着昌九高速行驶80公里进入德安,“隆平故里、情义德安”八个大字映入眼帘!由西向东穿行在这座千年小城里,一段段河畅水清的滔滔河流、一条条岸绿景美的生态堤防,将一片片精致独特的传统忠孝廉文化、爱国主义文化、古典诗词文化和田园风光文化景观,串联成一条水润万民于无声的文化长廊,让今朝隆平故里尽显人水和谐生态之美!
防洪保安
防汛是水利人的天职,必须把防洪安全放在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县域干流博阳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县城三面环水,支流导托河、金带河在县城汇入博阳河,形成了“三河汇流、六站密布”的独特地理环境,汛期防洪压力极大。
为此,德安县从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入手,一方面,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通过加固河道堤防建筑、改造拆除隐患水利设施等,不断强化“防外洪”能力;另一方面,合理布设县城排涝站点、加强排涝泵站建设,全面提高县城排内涝能力,同时,加强河道疏浚清淤、拓宽河道行洪面积,提高“排内涝”防洪标准。
近年来,德安县投入近3亿元实施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导托河、金带河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宝塔排涝站、上口排灌站等6座排涝(灌)站改造建设,拆迁安置沿河住户110余户,有效解决了县城防洪压力。
导托河河道宽只有五六米,且河道多是杂草、垃圾和淤泥,一到雨季,狭窄的河道行洪能力不足,暴涨暴落的洪水经常漫过河岸或冲毁河堤淹没两岸的农田和民居,德安县“苦其久已”。2017年11月,德安县实施导托河综合治理项目,运用堤防加固、河道拓宽、疏浚清淤、加强管护等手段,对导托河流域进行全面整治,河道行洪能力大大提高,防洪标准至少达到了二十年一遇洪水。
“现在导托河河道宽约10米,河岸采用了格宾笼构筑生态防洪堤防,通过实行物业化管理加强了河流及堤防的日常管护,终于解决了有堤无防的困境。”德安县水利局副局长戴中联介绍道。
此后,根据县城防洪工作需要,德安县又先后实施了附城圩堤巡查通道和填塘压浸工程项目,圩堤内建筑散浸抬高约1.5米,对排涝站点进行了设备改进提升;与城市交通管网规划相衔接,建成了宽30米、长3.26千米的滨河大道,解决了堤坝存在渗漏、浸渗等安全隐患,圩堤防洪标准和排涝站排涝能力大为提升。
创新监管
水库、堤防和农村供水设施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
然而,由于管护主体的缺失、管护责任的缺位、管护经费的缺乏等客观原因,包括小型水库、堤防和农村供水设施在内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矛盾由来已久,“重建轻管”现象的普遍化,严重制约了小型水利工程原有设计功能的发挥。
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管护模式,彻底解决小型水利工程有人管、有钱管、能管好的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水利人必须思考和着力解决的现实难题。
问题倒逼改革,改变势在必行!为此,德安县通过深入调研、试点先行,探索打造了小型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的“德安样板”。
聚焦问题引“外脑”。2019年4月,出台了《小型水库管理及堤防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实行)》,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为试点,聚焦小型水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标准化考核、规范化监督等方式,择优选择有水利工程施工、维护等资质的市场主体,加入到小型水库日常管护中来,为管护好小型水库引入强大外部技术力量。
聚焦重点创模式。通过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试点改革的探索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四建四破”新策,即建立库长制管理体系,破解“谁管理”难题;建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机制,破解“谁维护”难题;建立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机制,破解“谁买单”难题;建立考核监督动态管理机制,破解“谁监督”难题。物业化管理的常态发展,让小型水利工程达到了工程提质量、运行提效、管理提能的蝶变。
聚焦职责强监管。科学的管护模式能否达到有效的管护效果,取决于执行,更取决于监督执行。为此,德安县严把管护责任关,明确由县水利局根据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实际情况,制定物业化管理日常维修养护检查考核的评分标准,并牵头财政局和乡镇政府对管护情况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和专项考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物业管理公司整改;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扣除当年维修养护服务费用,造成损失的,将在物业管理公司履约金中扣除。通过实行物业化管理手段,县水利局从以前监管数十个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者或运营者,转变为监管1-2个物业公司,履职实现了高效化、监管实现了规范化。
季叉洼水库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养殖功能的小(二)型水库,此前,水库安全完全系于乡村,主汛期乡村防汛巡查任务重,对水库安全的巡查检查往往不深入、不专业,安全隐患频出。实行物业化管理后,水库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才算走上了正轨。
“以前水库入库路两边、大坝护坡及巡查线路草木茂盛,溢洪道上过私家车,大坝坝址上走挖机……问题不少,也很难根治。现在通过物业化管理,设定具体明确的量化指标,物业管理公司按照合同要求严格开展日常维养,水利部门按照职能加强监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很难想象,现在这样的一座小(二)型水库能实现如此规范标准的管理。”站在季叉洼水库大坝上,随行的德安县水利局副局长李诗秀感慨道。
扮靓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谐水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走进大美紫荆景观节点,漫步在紫荆水两岸的生态透水游步道,置身于朵朵荷花盛开的九曲栈道,看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景观石,听着一丝丝潺潺细流的流水声,赏着一处处游人嬉戏、鹤鸣蝶舞的和谐美景……
徜徉在这样的紫荆,确实让人舒缓心境,带来轻松安逸的游玩体验。如今的紫荆,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娱乐地、网红打卡点。
“感谢水利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让紫荆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态环境变好了,村民休闲有场所了,给紫荆带来了和气、人气和财气。”现年58岁的村支书袁定国对水系连通项目有说不出的感激,对紫荆的发展有无限憧憬,“2020年,紫荆迎接各方游客五六千人,整个产业园给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达30万元;今年到8月份,紫荆已接待游客近万人,到紫荆休闲正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现在的紫荆正按照整村打造的原则,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筑巢引凤,让小梧桐也能引来大凤凰。紫荆的未来可期呀!”
其实,紫荆村的变化,得益于德安县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首批试点县,更得益于水利人对建设水美乡村的不懈探索。
2020年4月,德安县以县域为单元开展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整合整治试点项目,以生态布局凸显地域特色,开启了建设水美乡村的新探索。
项目以德安县“母亲河”博阳河及其沿岸为主轴,围绕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和水文化,依托原有的山水田园基底,深入挖掘当地历史人文民俗,并与河长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批复总投资5.14亿元,统筹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农村污水处理、农业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和乡镇景观提升重点布局等项目,特别是将义门陈家风文化、渊明故里文化、红色德安文化融入其中,彰显博阳河流域的生态绿色、文化底蕴之美、人文景观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平添了一幅“古今千年敷浅原,一方秀水似天堂”的沿博阳河水美乡村田园画卷!
大美紫荆便是德安用行动描绘画卷、扮靓乡村的闪亮一笔。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建设美好水生态,水利建设矢志追求。启航新征程,德安县将一如既往发扬好科学探索精神,勇做改革攻坚的“弄潮儿”,坚持统筹规划,抓实水利建设,持续把水生态文明的名片越擦越亮,让隆平故里更添水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