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义门陈:把家国情怀装进行囊,随时准备出发

陈杰敏:把家国情怀装进行囊随时准备出发

在读《史记·陈杞世家》时,我看到了我的祖先从草原出发,经妫水、至河南、 奔齐田(山东)、下秦淮、历长江、入澎蠡,最后这支疲于迁徙的队伍,在我有谱序可追塑的第51代祖先陈旺的带领下,于唐文宗太和6年(公元832年) ,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今车桥镇) ,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基祖。

义门陈村庄外景

至宋仁宗嘉佑7年(公元1062年),经历了230年的生息繁衍,人丁不断兴旺,兄弟的兄弟,儿子的儿子都长大成人了,而田地却不会因丁口的增长而增长。为了生存,便析分出若干支迁徙到全国各地。我们这一支迁徙到鄱阳湖东岸一个叫西梓桥的地方,筑舍而居,一边垦荒耕种,一边渔猎补给。

而一九九八年的那场特大洪水洗劫了我的村庄。数百年的生息与繁衍、创造与构建,就在一夜之间被一场肆虐的洪水无情洗劫,那些曾经闪耀着我的村庄昔日繁荣景象的翘着牛尾巴垛子、粉布着白檐、描绘着花鸟鱼虫的青砖瓦屋,现在只留下了一堵堵断墙残壁,蜇伏在一人多高随风摇摆的蒿草丛中,诉说着我的叔伯兄弟们曾经的创造。

义门陈分庄图

我们又开始迁徙了。在这十几年间,从我的村庄近徙到九江市安家的有19户,县城6户,南昌市3户,共121人,有8位公务员、4位小学校长、7位教师、2位企业高管、一位作家,其他人户大多数或办企业或经商。让人欣慰的是,自我记事几十年来,还没听说过从我们村庄走出来的人有1个违法乱纪的。

我想,这就是“义门陈”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在我很小的时候,总听上辈讲义门陈有家法三十三条,家规二十条,家范十二则。上辈总是跟我们強调:男人国是家,家正天下定。可见,义门陈的义与水泊梁山的江湖之义绝然不同,它是一种凛然的家国之义、民族大义,经过千年时光的浸染,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这种浓烈的家国情怀已然融进了陈氏子孙的血脉,化作陈氏后人代代传承的基因。

义门陈天下第一家石碑

史籍记载简单明了,而我的祖先们口口相传下来的关于江州义门陈的轶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让我等后辈子孙对老祖宗们的作为充满了崇仰和向往。 一说江州义门陈选举族长民主透明,真正体现了任人为公,任人为贤,凭能力、 给舞台的现代用人理念。二说江州义门陈氏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爱国热情。某一年江州大旱,颗粒无收,陈氏家族为了如数交纳国家的税赋,一门3700余口勒紧裤带,连续3个月靠同饮莱羹汤充饥。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深为感动,赐给义门陈官粮3000石,以补食用不足,族长陈旭看到周边百姓有的连粥都喝不上,便向官府提出,每年只接受官粮1500石,腾出一半粮食救济周边困难百姓,共度饥荒。有人就有意见,说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粮食金贵,我们卖一部分出去,得个好价钱,再置一部分田地不好么?陈旭却说:朝廷因我家‘群从千口’,救济以公粮,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因私废公,而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呢?

这就是义门陈忧天下、爱国家,家即是国、国即是家的家国情怀和不见利忘义、不因私废公的公正大义。作为后辈子孙,当我们用心聆听整个家族一次次迁徙的跫音,虽然、现在很难找到故园的感觉,但明白了人生、 家国、历史都在旅途,那么我们只能把祖辈构建的义门文化,家国情怀装进对故乡思念的行囊,随时准备出发。(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九江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九江作家报主编 陈杰敏)

陈峰:家规是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化

作为义门陈分庄第三十代裔孙,我从小就听爷爷和父辈们讲述义门陈的传说和故事。现在还时常回忆起儿时爷爷给我传授的家规:孝父母、和兄弟、睦邻里、均出入、戒游惰……都过去六十年了,如今吟诵起来,依然感觉如初。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似乎从骨子里就感受到做人要讲公道、行德义、做好人。长大了,懂事了,才知道家规家范在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如今六十多岁的我,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也学着爷爷的样子,时不时给我的孙儿孙女讲义门陈的美丽传说,教他们爱祖国、孝父母、做好人、讲义德,并且告诉他们,爷爷打上小学就是三好学生,参加工作后曾经是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局长,退休后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义门陈的代表性传承人,等等。

其实,我正是想通过这些方式,传承义门陈氏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美德,延续一个家族的良好家风。(义门陈后裔 义门陈联谊总会会长 陈峰)

义门陈故里

王需民:把治理国家的办法细化到家族内部

由义门陈显祖陈崇根据家族人口日益众多的趋势,撰明《家法三十三条》、《家训十六条》、《家范十二则》,形成系统地管理家族事务的规章制度,与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相呼应。正所谓“家秉三尺法,官省五条刑”。作为第三任家长,又执掌江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之职的他,奠定了义门陈家规文化的基石,创造了十五代未分家、三千九百余人合族同炊的奇观,成为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一大缩影。

家法侧重管理办法,既有推功任能、立事设职的规章制度方面的行政性条文,也有依照国法,在家族内补充处罚的条文。家训、家范侧重于对本族成员的教育培养,用封建社会的各种正统思想浓缩成戒律性的文字,培植家族内忠君、孝亲、睦邻、明德修身、禁绝非为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家风。

义门陈的家法、家训、家范的本质是“至公无私”,至公方能无私,无私方可义聚。生活上“室无私藏,厨无异馔”,击鼓而后传餐,劳动时“堂前架上衣无主,二岁孩儿不识母”,共同抚养婴儿。

义门陈的家法、家训、家范的意义在于:一是根据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道德程序,在“齐家”上作出重大的创新,把治理国家的办法,细化到家族内部,拿出具体的治家方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是在治理陈氏大家庭的过程中,着重耕读文化,鼓励教育,崇尚本业,形成“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三是以公为基,以义为宗旨,以范为榜样,告诉族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为人,怎样为官,怎样为事,传承一种美德家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王需民 《德安县志》续修主编)

梁洪生:“文”与“道”共存 “学”与“仁”相依

广泛流传于南方地区的“义门陈”家风故事,以正史《宋史·陈兢传》的记载最为典型和普及,说的是北宋开国之初,陈兢的伯父陈昉已在江西德安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概括地说就是两点:大家族长期同居共食不分家;“百犬同槽”更是为了印证“义门”做人做事守规矩,连家犬都受到熏染成为“义犬”。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很有感染力。

其实还有比这个记载早300年的文本,除了说明德安陈氏“合族同处,迄今千人”外,更强调陈氏建了东佳书院,“聚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由此而人文辈出。因此时人感慨道:“文如麻菽,求焉斯至;道如江海,酌焉满腹。学如不及,仁远乎哉!”阐发了“文”与“道”,“学”与“仁”之间的依存关系。从历史演变看,陈氏作为南朝“陈”的皇族后裔,虽然在政治地位上比不过南迁的侨姓士族,但是文化上已经接受儒家经学思想的影响,以道德文化相维系。到了唐末五代战乱之时,其家园又成为传统学术文化的寄托之地,也借以培养出一批士人和家族的文化力量,逐渐参与了地方管理,曾受到南唐政权的旌表。进入宋朝以后,继续得到朝廷的褒奖和资助,聚居时间长达200余年。如果放到一千年前的那个时代和物质条件下去评判,客观地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的存在必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地说,就是一批掌控了一方资源和同姓人群的精英,创造性地采取了一种生存策略,建立了相应的人群秩序和生活准则,同财共居,兴学育人,讲文化、守规矩、耕读持家,克勤克俭、平缓了财富不公不均的矛盾,维持了一种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地方社会秩序,这就和传统儒家思想中普遍和谐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相吻合了。所以,虽然“义门陈”后裔散处四方,但是“天下义门是一家”的寻根活动历久不衰,遍布海峡两岸16个省区。就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理想和谐状态的希冀,不断注入改善国民精神面貌的正能量,很值得挖掘和弘扬。(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梁洪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从“心”开启美丽人生——陈欣博士做客经济学院经世大讲堂

2023-4-8 19:38:54

资讯

[上海] 评论:借鉴“义门陈”家规做时代新人

2023-4-8 19:52: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