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文|【陈琳】陈氏的辉煌

陈氏的辉煌|陈琳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和叔伯一起回老家参与家族续谱的事,听父亲回来讲述了我们陈家的历史,顿时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原来我们的家族就是华夏历史上有名的“义门陈氏”,号称“天下第一家”。之前我们家族的微信名为“义门世第”,我从来没去关注过长辈们为什么取这样的群名,直到这时听着父亲的讲述,搜着资料,我才对家族历史有了粗浅的了解。

我们义门陈氏与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同宗,1200年前,义门始祖陈旺在江西德安县车桥镇定居,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集体劳动、大食堂吃饭、乌托邦式的生活成了他的创举,从唐到宋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他和后人创造了15代人共居、3900多人同饮、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自唐至宋受到过九位皇帝27次旌表。
  公元890年,第三任家长陈崇制定了义门家法33条、家范12则、家规16条,是我国民间第一部完整的家法。这部家法的民主气味很浓,以“财产共有,平均分配,共同生活”的民生为前提,以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的人伦为基础,以期达到“人无间言而守义法”,齐心协力共建家族繁荣的目的。家法中很多规定都是具有超前的先进理念,例如创办“书屋”和“书堂”两级学校,规定儿童7岁入学,15岁出学,有能力者进入东佳书堂深造,具有免费义务教育的性质;有规定家族中必须要有学医的人,用以防备老少疾病;家法还确立了一夫一妻、不准纳妾的婚姻制度等等。

更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传奇。大家聚族而居,是公社化的生活,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没有尊卑贵贱,和谐共处,彼此照拂。吃饭的时候,大人是大人席,小孩是小孩席,老人是老人席,相对稳定。同桌的人没有到齐,就不会开席。这种习惯维持了十几代,连家中养的狗也知道了。据传家族养犬百只,同食一槽,共眠一室,其中一只脚拐,常眠于正宅屋顶,似一朵祥云覆盖着义门;白天每食若一犬不到,则余犬不食。皇上听说,十分惊奇,亲驾临义门做米馍一百个送往百犬牢验试。这一百个米馍放在地上后,家人唤犬来食,因非正食之时,只到九十九只犬,只见其中一犬含起一个米馍向送馍人点一下头后,直往外走,余犬站于原地不声不动。宋仁宗等人随犬而行,含馍犬送馍给正宅屋顶之犬。送馍犬回转再向来人点头后,轻吠一声,则余犬上前将馍分而食之。宋仁宗惊叹不已,亲笔并于“百犬牢”门上写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
  后来“百犬同槽”被称为世界文化奇观,在1996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一犬不至,百犬不食”,不是什么神话,而是义之所至,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点滴浸润的结果。

 淳化四年,宋太宗召第七任大家长陈兢入朝。太宗赐给陈兢一鸽一梨。陈兢当场就把梨吃了,并把鸽子放入袖中,准备带回与族人共同分享。太宗极为不解,陈兢回答说:“义门陈永不分离(梨)。”由于家族兴旺,人才辈出,发展到宋朝中期,累计出了400多个官员,在京的高官就达30多位,这让皇帝感觉到了危机。宋仁宗嘉祐七年,“永不分离”的誓言被打破了,仁宗下诏分家。皇命不可违,分家怎么分成了一个问题,最后一任家长陈泰提出一个方案,把全族一起吃饭用的最大的一口锅悬在祠堂最高的房梁上,摔成多少片就分多少家。落地的瞬间决定家族的分离。那是破碎的291块锅片,也是291个离散的家庭。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帝下旨并由名臣包拯主持分家的家族。
  分家而不忘本,分迁各地的陈姓人因思念祖地,纷纷在门首悬挂“义门世家”的匾额,出现了“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的盛景。即使相隔万里、即使互不联系,当有义门陈族人上门时,有吃有住有盘缠,直到50年代都是如此。近现代历史上,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陈潭秋、陈毅、陈云、陈赓等;国民政府高官和将领陈果夫、陈立夫、陈诚等,都是义门陈氏后人。
  了解了家族的历史故事,这令我倍感荣耀。如今时代变了,但是传统的美德,优良的家规不能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就是要坚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准则,做时代新人。
(选自县统计局编辑的文集《春天的记忆》)
作者简介

 

陈琳,女,事业单位干部,大学本科,现供职于镇安县统计局。爱好读书、运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资讯

百犬同槽:义门陈文化的独特象征

2023-7-28 8:37:37

资讯

陈氏:舜帝后裔 根在淮阳

2023-8-2 9:14: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