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奉上命之来是邦,所以宣上德,岂以币帛为哉。”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出使朝鲜的陈钝对朝鲜君臣说的话。
楚门镇东西村航拍
玉环市楚门镇东西村,古称竹岗,位于楚门镇东北部,村庄背后三面环山,前临大河,村后的金字山麓,峰峦耸翠。2018年,东西村获得中国生态文化协会“2018年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重本、崇让、守业、安分、务农是竹岗陈氏家族的家训,竹岗陈氏一门有陈钝、陈璋、陈亶三进士,都是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清官。
东西村荷花池
陈钝(1387—约1469),号寿斋。明洪武二十年生于玉环竹岗。正统元年(1436)中进士,曾出使朝鲜、琉球和日本等国,是明朝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明朝景泰三年,陈钝任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稽勋清吏司为吏部四司之一,掌管勋级、名籍、丧养之事,主官称为郎中,为辅助吏部尚书的官员)。同年,明代宗朱祁钰派遣陈钝担任正使,携带诏书前往朝鲜告谕皇太子册立一事。当时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为了取悦明朝使者,进而讨好明帝,朝鲜端宗以黄金等厚礼赠送给陈钝等人。陈钝非但自己一文不取,还要求其他人也不能收。朝鲜端宗以为陈钝是假意拒绝,于是再次进献,陈钝还是再次坚拒,并说道:“吾奉上命之来是邦,所以宣上德,岂以币帛为哉。” 陈钝还赋诗一首《却朝鲜馈示诸陪臣》:“手捧丹书下玉台,寸心肯许惹尘埃。陪臣莫作寻常语,天使非关贿赂来。”陈钝的言词掷地有声,做到了不辱使命,充分表现了陈钝的清廉品格,也彰显了大国风范。陈钝以非凡的外交才华、高尚的人品修养和出众的诗词文采征服了朝鲜君臣,使在场的朝鲜人既惊讶又钦佩,彼此相顾动色。这首诗中“天使非关贿赂来”之句也成了后人喜欢吟咏廉洁的名句。
玉环竹岗历史文物馆
陈璋(1470—1541),为陈钝曾孙,字宗猷,明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明武宗继位后,司礼太监刘瑾专权,刘瑾强令陈璋辞官,于是有官员建议陈璋向刘瑾送礼,陈璋不愿为了当官而行贿遂拒绝提议。陈璋还在朝廷上揭露刘瑾的丑行,被锦衣卫鞭打至昏死,两个月后伤势才痊愈。正德十一年(1516),陈璋奉命到福建审理省内重大刑事案件,陈璋认真分析案情,公正判决案件,使百余名无辜者得到昭雪。事后,陈璋向朝廷建议对犯罪的百姓要从轻处罚,对受冤枉判刑的百姓要予以纠正平反。正德十四年(1519)春,明武宗想到江南一带南巡游玩,陈璋上《谏南巡疏》,劝说武宗:“皇帝您率领成千上万护从人员离开京城到江南,费用必然来自民间。到时,官吏要百姓缴纳税费和提供劳役,弄得鸡犬不鸣。如果下属官吏和老百姓供应物品、办理差事稍有延误或不周到的,就会受到鞭打杖责。”“朝廷生一事,民间必多一弊。” “这样一来,南巡一事就会把江南一带变得处处民不聊生,处处暗藏危机,对皇上不利……皇上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致使增加百姓的恐惧呢。”《谏南巡疏》言词恳切率直不避忌讳,从而触怒明武宗。陈璋被降级、扣罚俸禄和罚跪五天,又被廷杖三十,卧床休息五个月后身体才恢复。
嘉靖六年(1527),陈璋担任大理寺少卿,负责全国刑事案件复审工作,但是遭到张璁等人的妒忌。陈璋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去官职,没有得到批准。嘉靖七年(1528),陈璋被提拔为大理寺正卿,在任职期间复审“盗贼十二人”一案,其中最重的人按照当时的法律已被判处死刑,陈璋秉公执法,查清为冤案后,即向刑部、都察院等负责刑事案件审判的部门发函交涉,最终十二人得以无罪释放。
陈亶(1491—1542),是陈璋弟弟,字宗实,号芝南,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陈亶任江西泰和县令时,颇有政声。不久,陈亶的父亲陈垣去世,陈亶因要为父亲守丧要辞去官职。泰和县民众哭说:“陈公这么快就要离职,上天是多么地不厚爱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啊!”嘉靖七年(1528),陈亶担任嘉定县(现大致为上海市嘉定区)县令时,嘉定县发生蝗灾,陈亶教导农民捕捉蝗虫,有效地减少了蝗虫造成的危害,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陈氏长者以“点朱砂”形式传承家风家训
竹岗陈氏家族将家训中务实进取、积极用世的一面代代传承。陈钝、陈璋和陈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示了玉环人文性格中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一面,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